每次規劃露營行程,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餐點準備。露營不像在家裡,有現成的廚房設備和齊全的食材;在戶外,一切都得精打細算。
首先,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特別是夏天,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
而空間有限,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再來是菜色的選擇,既要簡單易煮,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
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
以前光是備料,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真的非常辛苦,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但是事前處理(切菜,清洗)真的很繁瑣
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非常簡單,不用過腦,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讓我非常好奇,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有胡椒鴨、麻辣鴨、薑母鴨、洋蔥鴨,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
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
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而且不會過於油膩,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也不會感到負擔。而且,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就是他啦,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
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就可以快速搞定啦。
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整個環境都非常好,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就非常大推,而且帳篷用品,都已經架好,老闆服務真的很好
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
地址: 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
預約住宿電話: 0921 313 067
在露營的當天,我負責準備餐具,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說真的,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一定要先解凍,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
看看這個分量,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還是滿出來了,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光是等水滾,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
所以加熱到一半後,感覺鴨肉沒那麼硬,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不然烹煮太費時了
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果然就如官網說的,整隻鴨下去調理,真心不騙。
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直呼「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
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這一刻,我想,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
露營中餐-踏輕洋蔥鴨調理包
**外觀**
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搭配一整隻的鴨肉,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湯的顏色偏金黃,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
**鴨肉份量**
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肉質細緻多汁,輕輕一咬,豐富的肉汁和,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更特別的是,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湯汁浸潤其中,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
**湯頭口感**
湯頭非常柔和,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溫潤而不膩口,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推薦搭配蓮藕、甜玉米和菠菜,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飲料方面,建議搭配檸檬水,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
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胡椒鴨,有了昨天的經驗,這次退冰後,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
說實話,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當湯鍋滾開時,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朋友們調侃說,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香氣宣傳大使」。
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每一口都是享受,這樣的香氣和滋味,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
露營中餐-踏輕胡椒鴨調理包
**外觀**
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湯底的顏色清澈,帶著淡淡的琥珀色,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
**鴨肉份量**
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肉質鮮嫩,煮得剛剛好,不會過老,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
**湯頭口感**
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溫暖而不嗆,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飲料的部分,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這次的露營旅程,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溫和卻令人難忘;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
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一邊聊著天,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這次露營,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而這兩道鍋物,真的超值得,份量大,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省去備料的時間,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期待下次露營,帶上更多美食,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
踏輕胡椒鴨湯頭香氣感受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想像一下,在微涼的山林夜晚,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微風輕拂下,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而**踏輕鍋物**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
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首先,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操作也超簡單,只需要熱水煮沸,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胡椒鴨的辛香溫暖,洋蔥鴨的甘甜入味,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踏輕洋蔥鴨露營晚餐食譜
除此之外,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湯頭濃郁卻不油膩,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露營時,溫度往往會較低,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給你滿滿的能量。更棒的是,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不僅滿足了味蕾,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踏輕胡椒鴨露營火鍋分享
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只需短短幾分鐘,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當你在帳篷旁,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踏輕胡椒鴨試吃口感記錄
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立即選擇踏輕鍋物,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無論在哪裡,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現在就行動,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踏輕洋蔥鴨湯頭清爽評價
陽光燦爛的日子 夏日里熱情似火 夏秋之間情誼纏綿 深深地映入我的心間 年輕人年輕的心 追求美好的理想 讓人們向往 幸福的明天 陽光燦爛的時候 溫暖的夏日驕陽似火 在溫暖的陽光下 我們追求美好的時光 青春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 愿美麗的人生魅力無限 美好生活就在眼前 幸福的生活處處呈現 夏日里的情懷 溫暖的陽光下充滿人間 使人們走向幸福明天 >>>更多美文:現代詩歌
梅花在國人眼里,非尋常草木所能比,它不僅僅是一種植物,還是文化符號、精神象征。 “未須草草賦梅花,多少騷人詞客。總被西湖林處士,不肯分留風月”,辛棄疾的意思比較直白,你們再寫也寫不過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他的話大約是對的,但并不能真正起到什么作用,依然有一茬一茬的人懷著熱情為梅花吟唱。不過要是說到米芾所撰的那副對聯——“雪里紅梅,雪映紅梅梅映雪;風中綠竹,風翻綠竹竹翻風”,我還是寧愿相信這是一種誤傳,因為讀來總有俗氣在其中。 幾乎所有國畫家都畫過梅花,對于那些畫梅好手,與其說是為梅寫照,倒不如說是畫家自況。終老于梅林之中的北宋畫家仲仁,據說是墨梅畫法的始創人,連元代的趙孟兆頁 也對他敬佩有加,在墨梅題跋中稱“世之論墨梅者,皆以華光為稱首”。所謂華光,就是仲仁先生到了衡州寄居的寺院,“因住華光,人以為號”。 民間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說,梅花是木本花卉,壽命比人類要長得多,一般可活三五百年,甚至上千年,故而多數畫家喜畫梅花的鐵干老枝,元代王冕卻反其道而行之,寫嫩枝以表現梅花的清拔與動勢。明代才子唐寅,不僅畫過梅樹環抱的書屋圖,還畫過“一枝清影寫橫斜”的折枝墨梅。說到畫梅名家,當然不能落下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五十歲始正式作畫,筆下的梅花老干新枝盤曲多姿,枝繁花茂疏密有致。金冬心畫梅強調“宜瘦不宜肥”,瘦處要“如鷺立寒汀,不欲為人作近玩”。 大畫家之所以是大畫家,而非普通畫匠,首先在于他具有深厚修養,對人生、自然有著獨到的體驗與感受,這么一說,也就不難理解金冬心一學畫便能很快建立起自己的藝術風格,到達心到意亦到、筆到神亦到的境界。 我的家鄉潮汕,有位生于清末的畫家叫楊棫,別署一樹梅花館主,善畫梅花。聽說汕頭市博物館藏有他的一件《梅花》立軸,畫的是兩株粗大的老梅樹,筆墨灑脫,氣韻不凡,右上角還題詩一首:“美人遺世太無聊,輕染胭脂艷一梢。畢竟風流高格調,不隨凡卉入離騷。”我因每次節日才回鄉,至今無緣一見。 說到梅花,我便不能忘懷少時隨陳顯達先生學畫的往事。老人畫梅,先以筆蘸淡墨,在硯邊弄干些再蘸濃墨,起筆時以側鋒畫梅花軀干,至枝條處轉為中鋒,行筆中故意留白斷開以便填上花朵。可能是為了吸引我,他最先教我畫的是紅梅,用曙紅點花,一時滿紙紅紅彤彤溢出喜氣。他也教我畫圈梅,用淡墨勾瓣、花心,再剔花須、點蕊頭,最后點花蒂,一般不著色。不過也有畫家喜歡在宣紙背面的花瓣里敷上白粉,以增強它的立體效果,這種方法我不曾試過,總覺得多此一舉。 我跟老人學畫那陣子,并沒有見過真正的梅花。我一直以為梅花全都長著五瓣,也真是,在所有畫冊里幾乎見不到重瓣的梅花。畫家們是不是擔心把它畫成桃花或者別的什么花?我不大清楚。而且,我當時還有另一誤解,以為梅花只有紅白兩色,待年紀稍長后才知道,它還有粉色、紫色、淺綠色、黃色等等。 梅花是南京和武漢的市花,也是粵地文化名城梅州的市花。梅州原叫敬州,為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當時又恰逢梅樹遍地,便改名梅州。梅州距我定居的城市不過三四百公里,可我還是弄不清那兒到底有沒有大片的梅花可賞?我的家鄉倒是有觀梅的地方,揭西西坑古寺算一處,此外還有“青梅之鄉”的陸河。每年一月初梅花便競相開放,引來游人無數。不過讓人稍感遺憾的是,平原無雪。 陳顯達老人走了好多年了,我只要畫畫,尤其是畫梅花,總會想起他。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一提起麻將,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捂嘴竊笑。他們發笑主要由于本身也正是愛好者和參與者,也可能覺得跟麻將沾邊似乎是有點無所事事不思進取的墮落。但無論褒貶,搓麻將是國人最為熱衷行之久遠的游戲,沒有之一。 這個游戲在廣袤的國土上遍地開花,每個省份甚至每個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玩法,像是翻卷而出的萬花筒一般形形色色。搓麻將的聲音仿佛下雨一樣嘩啦啦清脆明亮,響徹在城市街道的角落,回蕩于鄉村茅屋的巷口。這樣的游戲由于簡單易學,愛好者參與者滲透于社會各個階層各個年齡階段,往往是社交手段的不二之選。在牌桌上,一百三十六塊麻將的排列組合之中翻騰起了機智博弈的滾滾浪濤和涓涓細流,假如附帶玩錢,或許更會成為智慧和算計的戰場,四個人在輾轉騰挪之間硝煙彌漫。 對于麻將,我們大多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誤解,認為只要沾上就成了不務正業的游手好閑之徒,似乎是傾家蕩產的預兆。不可否認,這是一種只要押上金錢就立即轉變成為賭博的游戲,不少人沉迷于此,難以自拔,結果輸得一敗涂地。但是不能把這樣的罪名加諸麻將身上,區區小牌何以承擔這樣大的罪過?也許更多的人清楚,賭博敗家是出于其心態上的急躁冒進和人性中的貪婪投機,即使不耍麻將,也會去玩撲克或者別的項目,他們心底的魔鬼不管以怎樣的形式,總會釋放黑色的迷煙,將之引入歧途。 坊間有言,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強賭灰飛煙滅。我相信我們為了家庭為了自身都能把持得住,恰如其分地搓麻將。平日大家各忙其事,或者焦頭爛額或者手急腳亂。節假閑暇,泡一壺清茶,備幾盒香煙,約上幾個友人,坐到陽臺曬著暖融融的陽光,手底下循環往復地揉亂重壘抓牌出牌,在談笑間進行友好的心思較量,讓時光猶如靜水一般悄然流去。 其實,這種消閑傳統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出現。當時民間流行一種名為“馬吊”的紙牌,類似于今天農村老者喜好的花花牌。這個游戲在后來的歷史中逐漸完善,終成今日模樣,經久不衰,由此可見受歡迎的程度非同尋常。可是每逢亂世,一些心憂國運的知識分子就開始抨擊麻將牌,義憤填膺地認為它是穢流之源萬惡之首。明末寫出“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吳梅村在《綏寇紀略》中說,明朝亡于馬吊;民國胡適也將其列為“四害”之一,嘲諷說這是國粹。但我想我們能清楚地界定游戲和正事之間的鮮明差別,精準地拿捏其中分寸,免于因噎廢食,更不會玩物喪志。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安 全 防盜門、安全網 蜘蛛網似的電子眼 在水泥鋼筋砌筑的碉堡里 我習慣了 從貓眼里看人 Security With theft-proof doors, security nets And spider webs of surveillance cameras In the for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I am used to Peering at people from a peephole 仿 佛 也許一不留神 一腳踩進大唐的地界 天空像一句謊言 誰也不想捅破 這一絲雜念都沒有的藍 仿佛是從青藏高原 順手牽羊偷來的贓物 一塊白云遮住印制的商標 長安做賊心虛 不敢聲張 An Illusion Maybe just mindlessly You step one foot into the terri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sky is a lie That no one wants to break This blue, without a shred of impure thought Looks like a booty waltzed off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A fleecy cloud covers the printed label Chang'an, with a guilty conscience Is keeping quiet 寺 院 大殿除了幾尊佛 就剩下磕頭、燒香的人 幾個老人坐在大門外 洋瓷碗里落著厚厚的香灰 陽光像一柱香 斜插著 The Buddhist Temple Besides several Buddhas statues in the main hall Some pilgrims are kowtowing and burning incense A few old men sit outside the gate. In the imported-porcelain bowl filled with thick ash Sunlight, like incense Slantly sticks in 一棵松 提心吊膽地 站在陡峭的崖壁上 一根弦,始終繃著 努力把傾斜的身子扶穩 不像我,還得提防 背后的黑手 A Pine Gingerly, a pine Stands on the steep cliff A string, tense all the time Tries hard to keep its tilting body steady Unlike me who also has to be wary of The black hand from behind 秦 嶺 從一點到一片 這一輩子都揮霍不盡的綠 一堆一堆地 堆成山 我只想成為一顆糖 含在秦嶺的嘴里 慢慢溶化 Qinling Mountains From a point to a patch The lush green inexhaustible in a lifetime Piles upon piles Stacks into mountains I wish I were a candy bar Held in Qinling's mouth Melting slowly 江 湖 梁山在一本書里 失守,扛槍佩劍的人 早己退出,我熟悉的江湖 風平浪靜,看不見刀光劍影 不染一滴血,來不及反應 人頭己經落地 The World Liangshan fell in a book Defeated, those walked about with spears or swords Have withdrawn, the world I am familiar with Is calm and peaceful, no sight of flashing knives or swords Without a drop of blood, before one could react A head is chopped and falls onto the ground 黑 夜 黑色像一車一車的煤 填滿夜晚 我被孤獨強行拖進 300 米深的礦井 一個不想同流合污的人 靠幾根白發發出微弱的光 摸向洞口 Dark Night Black, like loads of coal Filled the night I was dragged hard by loneliness Into a mine 300 meters deep A man refusing to go along with the dark Relying on the glimmer from his gray hairs Fumbles to the opening 暮 色 柳樹收起陰影 山的臉越吊越長 羊群咽下一陣風聲 炊煙扭動著 蛇一樣緊纏著故鄉 夕陽墜落的速度 加重了 一個人的擔憂 Twilight The willows gather their shadows The mountain face droops longer and longer Herds of sheep swallow a gust of wind Kitchen smoke revolves Like a snake, clinging tightly to the homeland The speedy setting sun Deepens One's worries 空也靜:原名魏彥烈,青海省作協會員。出版詩集《格桑花開》、《草原情歌》、《仰望昆侖》、《風舞經幡》、漢英雙語《輪回》等多部。獲昆侖文藝獎,唐蕃古道文學獎,詩歌春晚“全國十佳詩人”稱號。詩觀:快樂生活,安靜寫詩。 張 瓊 肇慶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廣東肇慶市翻譯協會會長。 >>>更多美文:自創詩
QW155CW58PKM14